当前位置:首页 >钻井新闻 >九江打井钻井为您介绍激发极化法打井找水知识
VIP2年
更新时间: 2024-06-15
在很多农村基本上都是靠打井来帮助解决日常用水的问题,所以在农村打井也是特别常见的,所以为了追求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水源,在打井之前也都会做一些功课的,这样在打井的时候也就能轻松一点。下面九江打井钻井为您介绍激发极化法打井找水知识。
在电法勘探中, 当电极排列向大地供入或切断电流的瞬间, 在测量电极之间总能观测 到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, 称为激发极化效应。激发极化法就是以岩、矿石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基础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勘探方法。激发极化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研究和推广的, 早期是以直流(时间域) 激发极化法为主,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交流(频率域) 激发极化法, 主要是变频法。20世纪80年代初又开始对频谱激发极化法进行研究, 也就是研究复视电阻率随频率的变化, 即复视电阻率的频谱。由于该方法测量的是二次场, 具有不受地形起伏和围岩电性不均匀的影响、可测量的参数多等优点。
在实际地质应用方面, 初期的激发极化法主要用于勘查硫化金属矿床, 后来发展到诸多领域, 如氧化矿、非金属矿床工程地质问题等。近年来, 激发极化法找水效果十分显著, 被誉为找水新法。早在20 世纪60 年代, 国外学者Victor Vacquier(1957) 等提出了用激电二次场衰减速度找水的思想。在该思想启迪下, 我国也开展了有关研究, 并将激电场的衰减速度具体化为半衰时、衰减度、激化比等特征参数。这些参数不仅能较准确地找到各种类型的地下水资源, 而且可以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预测水量大小, 把激电参数与地层的含水性联系起来。
值得一提的是, 利用激发极化法找水或确定地层的含水性, **于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相结合, 这样可以降低解释的多解性, 提高找水的成功率。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确定高阻或低阻地质体方面具有优越性, 但低阻地质体并不代表富含地下水, 可能是由于泥岩引起地层的电阻率下降。这时, 可以通过使用激发极化法来区分含水地层和泥岩, 因为激电二次场与岩石的孔隙有关, 在纯泥岩中极化率比较小, 在含水砂砾岩中极化率比较大, 此外, 二次场的衰减速度也与孔隙的大小, 形状和宽窄有关, 这就是激发极化电法找水机理所在。
九江打井钻井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